说话的品格

Thought-provoking0%
Technical0%
Useful0%
Repeat reads0%
A reference book0%

智慧,往往來自傾聽。後悔,大多來自發言。

為對方打開耳朵,並且,不找藉口。

對方需要的是你的耳朵,而不是嘴巴。

你的痛,便是我的痛。

共感並不等於同情。

聆聽對方的需求,引導回應。

這名攤販老闆發揮他獨有的親和力,拉近了這對情侶。有趣的是,老闆對於商品的優點或差異性雙字未提,卻成功售出了一條毛毯。

說一次,聽兩次,附和三次。

人與人之間的對話就像是流水,會依照你的回應決定談話的走向。

在極端中找到折衷點。

所謂談判,不是找出對方的缺點或盲點緊咬著不放,猛烈攻擊,而是將彼此的優點與利益極大化,找出不爭吵,卻能讓雙方都得利的一場對決。

中庸不是單純坐在中央,而是視情況和條件站在「合理」的位置上。

共餐是人際關係的潤滑劑。

化解矛盾,從同桌共餐開始。

共餐,比知識更有力量。

場所,也是溝通的關鍵因素。

用飯局製造與他人共鳴的機會。尤其在東方國家的高語境傳播社會裡,一旦說話者與聆聽者形成了身處在同一時間與情境的情感共鳴,那麼,在那片土壤上便容易開出「對話」的花朵。共餐,便是打開關係之門的關鍵鑰匙,透過同桌用餐並為對方夾菜,邊請對方享用等行為,不僅可以直接感受到對方的親切與溫暖,也可以分享日常生活的酸甜苦辣,便能夠自然卸下對彼此的心防。

人類最深層的情感,往往埋藏在沈默之中。

有時,說話也需要停頓。

在我們的言談之間,也需要停頓,講得口沫橫飛,喋喋不休並沒有什麼了不起,講得是否精彩,妙語如珠也不是重點。懂得適度停頓,真情流露才是最重要的。

與其說出不成熟的話語,不如選擇沈默。人類最深層的情感大多來自沈默,而非話語。

真心話往往藏在簡潔的表達裡。

他會用連小朋友都懂的表達方式開啟話題,然後再用相對具有創意的話語為談話增添趣味。

藏在話語中的出其不意,能夠徹底去除談話中的無聊感。出其不意就是差異感,而差異性能有效提高聽眾的關注。

比起其他來賓,大的說話次數明顯少很多,正因爲他的話語充滿巧思與深度,加上平時不多話,所以他的「言力」(既言語的力量)自然也勝過其他人。Psy 說話的速度並不快,如果在記者會現場觀察他的應對,便會發現他的說話速度相對緩慢,感覺像是在細細咀嚼韓文的子音與母音般,謹慎發言。他不會長篇大論地訴說自己的看法,比起複合句,他更擅長用短句來有效表達自己的想法。

「短短益善語法」,也就是話說得越簡短越好。

人類的專注力是有限的,有些語言學家主張,一般成人的專注力最長只有十八分鐘,也就是說,如果持續超過十八分鐘都是單方面在傳遞訊息,那麼,不論內容多麼精良,也不會有人願意耐著性子聽完。

人們的真心與內心話往往夾雜在簡潔的表達裡,只要把想法和感受井然有序地說出來,就不必在意話語的多寡。

話語往往會呼應現實。

我們說出口的話語是非常奧妙的,宛如一塊磁磚,會依照話中的氛圍,招來相對應的事物。

若你的語氣裡總是充滿憂慮,就必定會招來意外之災,若你的言談總是詼諧幽默,便自然會受人矚目。甚至言談中若充滿夢想,各種機會也會自動找上門,要是充滿著愛意,有朝一日也一定會讓你遇見真命天子。

我們說出口的話宛如一塊磁磚,會依照話中的氛圍,招來相對應的事物。沒有人能輕易脫離自己的話語磁場。

不受他人話語影響,堅持自己的信念。

不因他人的話語輕易影響自己的心情,不因他人的輕言指責而倍感挫折,親身實踐自己的信念與人生哲學,這種看待人生的世界觀與力量,便是鈍感力。

宛如流水般溫柔,讓人舒服暢談

不主動採取攻擊姿態,舒服地與人暢談,這種人所說的話就像是流水流動著,提供乾的對話一些水分,也能讓沸騰的情緒冷卻下來。

鈍感力不是少根筋,反而比較接近復原力。這是一種不過度敏感,能夠策劃大事的力量。

站在對方的立場,考慮對方的需求。

若要設身處地為人著想,就必須暫時跳脫自己的立場,試著走進對方所處的時空背景,稍微以不一樣的角度來看問題,也就是要拋開過去的既有觀點,嘗試「觀點轉換」

說出口的話,必定會再回來

你說過的每一句都會回到你身上。我深信,人類說出口的話語,必定會再回來,就像是逆游而上的鮭魚,潛意識會想要回到出生地。從人類口中誕生的話語,在脱口而出的那一瞬間,不會立刻消散,而是繞完一圈以後,回到我們的耳朵和身體裡。

一個人散發的特有氣息,是來自他的談吐。

無心的一句話,會顯現出一個人的人品。

我們所說的話,會堆砌出一個人的人品。我們每一個人獨有的「味道」,也就是代表人品的「人香」,都會從我們構思的話語中流露。

言行一致,才會產生溫度,在對方心中發酵。話語與行為之間的關係十分奧妙,兩者密不可分。行為是證明語言的手段,話語則要呼應行為,才會產生溫度。唯有在言行一致時,人的言行才會獲得強韌的生命力,更廣泛且深層地在對方心中發酵。

先將要說的事情做出來,然後再說。

把真心放入話語之中。

只要能對一位朋友誠懇地訴說這段內容,用同樣的心態,一定也能把真心傳遞給數千萬民眾。

說話其實沒有什麼秘訣,只能用再平凡不過的方法勤加練習。把對重要的人說的話,重新沈穩地說一遍,不斷檢視自己的言談所走過的軌跡,找出適合自己的說話方式,修煉自己的言品,才是唯一正解。

同樣一句話,表達方式不同,便會展現出截然不同的溫度與重量。

關係不是靠製造,而是靠累積。

人際關係不是靠建立,而是靠累積出來的。

玩笑話其實最容易過猶不及,失去分寸,脫離雙唇的戲弄言語要是以犧牲莫人或者使某人感到不悅為前提,那麼總有一天,那份戲弄也會像飛鏢一樣回到自己身上。

屢獲人心,如獲宇宙。

道歉是一種解決方案,強調充滿勇氣的真誠覺悟,才是打動對方的唯一解決對策,也是排解糾紛與不信任最有力的溝通工具。的確,道歉會在糾紛與衝突間注入潤滑劑,並作為關係修復的一種機制。

認輸並不代表向對方低頭,而是認可對方。以退為進,才是最聰明的生存法則。

如果想要說出善意的批評,提出具建設性的指正,必須具備某種程度的內功-不僅要對事情有充分的知識與觀察,還要把關心對方,愛惜對方之心蘊含在言語之中。

用提問,與每個人心中的秘密花園相遇。平時與人聊天,我都會覺得每個人的內心彷彿都有一片秘密花園,有著各自的風景。在那片花園裡,有別人不曉得的回憶,傷痛,未實現的夢想,淒然隱密地隱藏在其中。瞭解一個人,或許也是在小心翼翼地窺探這片神秘花園。因此,往後與人交談時,不妨試著用站在社區花園窺探的心情,墊起腳尖看看。人與人之間的接觸,相識,也是我們活在人世間的根本活動。

觀察身邊的人,這類型的人不會留戀過去,也不會把「想當初我可是。。。」這種話整天掛在嘴邊,擅自在他人面前端出過去的豐功偉業,他們反而是將觸角伸到即將到來的明白,所以在重要時刻,會在自己所屬的領域與組織裡,提出良好的未來展望與目標。

面對「貓咪與冰箱有什麼共同點?」這樣的提問,硬思考的人會反問,「家電用品和動物有共同點嗎?」但是軟思考的人,很可能會這樣回答,「兩者都有很多種顏色,一樣喜歡廚房,都有著類似尾巴的東西。」能夠想到這樣的答案,都要歸功於看待現象於世界的態度極其柔軟所致。

以打破高牆,取消制度的方式,選擇不繼續與守在自己的城池裡,昂首闊步走向民眾,甚至試圖走到廣場外與人交流。

Tags:
No Comments

Post A Comment